生物陶粒滤料代表了饮用水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生物陶粒滤料过滤技术的发展现状近年来,以生物陶粒滤料作为载体的过滤技术,对水中有机物、藻类、氨氮、铁、锰、酚、色度、浊度、嗅味等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生物陶粒滤料预处理与其他物理化学预处理相比,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同样作为生物载体,陶粒与活性炭相比具有强度大,耐冲击,可反复使用,价格低廉等优势。经过生物固定技术处理的生物陶粒过滤技术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水处理新技术。
    生物陶粒滤料的特点饮用水处理中的陶粒填料多为页岩陶粒,页岩陶粒以页岩矿石为原料,经破碎后,在1200左右的高温下熔烧,膨胀成540mm的球状陶粒,再经破碎后筛选而成。页岩陶粒外壳呈暗灰色,表皮坚硬,内部为铅灰色,多孔质轻。陶粒表面较粗糙,不规则,有很多孔径较大的孔洞,相互之间不连通。由于陶粒滤料表面粗糙不规则,比表面积较大,故而陶粒表面有利于微生物附着生长,陶粒表面主要是一些开孔大于0.5m以上的孔洞,而细菌直径为0.51.0m,因此有利于微生物附着生长。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对有机物进行降解,降低水中的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同时由于工艺的不同,陶粒表面多为大孔,所以可使更多的微生物进入陶粒内部,从而被截留、吸附的有机物可以有更长的时间被微生物降解。国内的研究用页岩陶粒粒径多为25mm,且化学组成不含对生物有害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生物陶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颗粒粗糙易挂膜,氧的传质效果好、生物膜易更新等优点。
    生物陶粒滤料预处理生物预处理是对传统给水处理工艺的突破与革新,一般采用生物膜法,主要包括生物接触氧化、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流化床等。附着生长在填料表面的生物膜吸收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进行新陈代谢,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饮用水处理领域开始引入生物处理方法。曝气生物滤池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清华大学的王占生教授在国内率先将曝气生物滤池应用于受污染水源水的预处理,代表了饮用水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返回顶部